当前,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赛道快速发展,成为实践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空天信息技术发展也正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产业生态快速壮大。
如何紧抓时代的发展机遇,让空天信息更好地服务各行各业?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邵宗有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将布局商业航天全产业链,立足自身优势,联合生态伙伴,不断探索创新,为我国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邵宗有介绍,商业航天产业链长,属于万亿级产业,主要包括卫星、火箭制造和运营,卫星测运控和地面处理,卫星应用和服务三部分。中科星图通过旗下公司完整覆盖商业航天相关应用领域,并具备了五大核心能力,支撑公司布局商业航天全产业链。
通过十大圈层数据能力建设,构建虚实相生的数字地球,中科星图积累了空天信息数据能力;通过地球超算和智脑引擎建设,构建强大的数字地球智能计算能力,中科星图打造了空天信息计算能力;基于空天信息产业链多圈层的能力,搭建“空天信息一朵云”,通过平台+生态构筑更加繁荣的全场景开发者生态,让空天信息能力赋能千行百业、触达大众,中科星图拥有空天信息服务能力;通过技术底座、获客底座以及商业底座协同发力,基本跑通第二增长曲线商业模式,中科星图增强空天信息运营能力;基于空天信息大模型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繁荣,中科星图厚植空天信息创新能力。作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控股的国有上市公司,中科星图要承担起作为我国空天信息产业生态建设先行者和“国家队”的使命。“我们在数字地球为代表的卫星应用和服务领域已经是龙头,现在最缺的是上游天基能力。我们切入卫星制造和星座运营领域,构建自主天基能力,为数字地球供给更好的数据。”邵宗有说。
邵宗有认为,发展商业航天,要有实现商业模式闭环的能力。“我们形成了五大能力,能够支撑在上游构建天基星座,并实现变现,再用滚动的利润支撑构建下一代天基星座。”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巨大,数据显示,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于2026年突破万亿元,并催生场景融合创新。邵宗有认为,在我国低空经济相关运营能力构建中,无论是城市底座与低空信息设施建设与服务,还是低空空域管理与安全运营,都离不开卫星数据资源的充分保障,这为下一步商业航天发展创造了更加丰富的应用和市场。在低空气象服务、电磁频谱管理、空域与航线及时计算等领域,商业航天大有可为。邵宗有举例称,“如果一架无人机送一杯咖啡从这栋楼到那栋楼,中间就飞一分钟,这一分钟会不会下大雨刮大风?如果这样的天气预报不能实现,低空飞行安全就不能得到保障。因此,我们需要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更高的天气预报,解决方法可能是在现有风云气象卫星的基础上,发射更多低轨气象小卫星,提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从而提高天气预报的时间精度和空间精度。”此外,邵宗有介绍,无人机在天上飞,遇到的最大困难恐怕是非合作目标发射的电磁干扰。“怎么探测电磁干扰源并且压制干扰源,对于无人机飞行非常重要。”邵宗有表示,最好的方法是构建天地一体、点面结合的电磁频谱观探测网络,通过低空体系化电磁活动感知、频谱数据计算、频谱态势认知,实现低空智能管控、低空智能运行、低空安全保障等能力。保障低空飞行器安全有序飞行,需要对日新月异的城市数据底座进行高精度、精细化、高频次、低成本的更新与计算。“更新频率可能一周一次,这就需要测绘星座、遥感星座,再结合我们的地球超级计算机、超算数据工场的能力,通过大规模城市级三维模型自动生产和三维视景制作等核心技术来实现。”邵宗有说。基于以上场景,邵宗有表示,中科星图将在未来五年持续推进“4+2”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建设计划,包括打造1个电磁卫星星座、1个气象卫星星座、1个遥感星座、1个新型卫星星座,以及1个全球测运控网络与运营服务中心和1朵空天信息“星图云”。邵宗有认为:“过去,天基星座的能力主要提供给特定领域,现在出现一个非常大的消费群体,这就是无人机,相关运营企业也需要购买城市底座更新服务,这使得商业航天业务有望实现商业闭环。”在产业发展前期,势必要做很多探索,包括商业模式探索。“如果什么都清晰了再去构建能力,这个市场恐怕就不是你的了。我们会控制好节奏,瞄准形成商业闭环的方向,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邵宗有说。